7月25日,樂平市東湖水面波光閃動,岸邊綠草茵茵,不少市民在綠道上散步、晨練。這個鬧中取靜的公園設計巧妙,連接了多個功能區,設置了適合兒童和中老年人的休閑娛樂設施,形成了一個集文化展示、健身活動、綠色生態于一體的城市休閑好去處。像這樣的小型公園綠地被稱為“口袋公園”,它們如同一顆顆綠色明珠,鑲嵌在城市各處,為市民提供了親近自然、放松身心的寶貴空間。
崇義縣城一處“口袋公園”。本報全媒體記者 徐黎明攝
小型公園綠地為城市添色
“這里真是個好地方,沒事的時候來遛遛彎、跑跑步,對身體好!泵刻烨宄亢桶恚齑ǹh茶香公園的游樂區就熱鬧起來。這兩年,遂川縣巧妙利用閑置零散地塊建“口袋公園”,融合紅色旅游、客家民俗與鄉村振興,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綠色福利。
生機盎然的綠色景觀、設計精巧的空間布局、蜿蜒伸展的休閑步道……在南昌,已建成91個特色不一的“口袋公園”,成為孩子們游玩的好地方,鄰里交流的溫馨場所,以及行人休憩的落腳點。
公園綠地建設不僅是一項惠及民生的實事,更有利于打造宜居城市、提升城市品質。數據顯示,近年來,我省持續推進“口袋公園”建設,目前已建設593個“口袋公園”,總面積約280.72公頃。
同時,我省開展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試點,全省23個城市、1個新區和61個縣城共320個公園列入開放共享清單,985.15公頃的草坪和林下空間對外開放。截至去年底,我省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43.61%,綠化覆蓋率達46.94%,這兩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二;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7.98平方米,居全國前列。
這些小巧精致的公園綠地功能齊全,它們不僅為城市增添綠色,更是城市生態的小型景觀,承載著重要的生態價值。
計劃建超百個“口袋體育公園”
為滿足各個年齡段群眾體育鍛煉的需要,我省還大力推進“口袋體育公園”的建設,利用居住小區周邊步行10分鐘范圍內的“金角銀邊”、小型公園綠地、高架橋下等空間資源,計劃3年內因地制宜建設100余個“口袋體育公園”,其中,今年全省計劃新建和改建“口袋體育公園”各20個。這些公園將配備籃球場、小型足球場、乒乓球臺、智慧健身器材等。
在贛州市章貢區櫻花公園,映入眼簾的是大片蔥郁綠植與蜿蜒的游步道,不少市民在其間悠閑漫步、健身鍛煉。
“櫻花公園以前有個荷花池,夏天蚊蟲多,還有安全隱患。升級改造成‘口袋體育公園’后,該公園增設‘智能健身區’,運動設施多了,也更安全。”正在晨練的市民賴曉生說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我省還推進“國球進社區”“國球進公園”活動,目前全省1009個社區、569個城市公園已落實要求,增設健身設施6615套,其中乒乓球設施1396套。
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黎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