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-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人人片AV-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-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

萬年唱響稻作文化品牌

奔小康頻道   2025-02-25 17:12  江西日報  編輯:吳建新  作者:

  大江網/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(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弛、余燕 通訊員劉存文)自1月20日起,位于萬年縣科技文化中心的稻作文化館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。作為該縣科技文化中心“四館合一”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,稻作文化館集人文傳承、城市規劃和參觀旅游等綜合性智能展覽功能于一體,設有走進萬年、稻作文化、歷史文化、產城融合、鄉村振興和旅游規劃等多個展區,還特設了AI智能等體驗展區增強互動性,吸引眾多市民參觀打卡。

  近年來,萬年縣致力于保護好、傳承好、利用好稻作文化,不斷拓展稻作文化內涵和外延,積極釋放鮮活的文化創造力、凝聚力和推動力,跑出打造“文化名縣”加速度。

  堅持保護優先,系統挖掘、多維呈現稻作文化的價值和魅力。萬年縣素有“中國貢米之鄉”美譽,是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。近年來,該縣積極對稻作文化、陶文化進行系統發掘和權威認證,先后制定《加強仙人洞遺址生態保護的規劃》等文件,建設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陳列館,安排專項資金500余萬元對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進行修繕和保護。編撰《黎明的曙光——世界級考古洞穴與吊桶環》等闡釋著作;萬年仙人洞水稻起源、仙人洞出土陶罐被編入人教版七年級《中國歷史》教科書,萬年稻作習俗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。

  強化活態傳承,讓稻作文化融入城鄉發展血脈。萬年縣著力在活化農業文化遺產、推動跨界融合等方面下功夫,積極構建稻作文化城市地標,已建成稻作口袋公園、世界稻作文化主題公園、“天下第一陶”博物館、神農湖景區農耕文化創意園等一批城市文化項目,現代城建底蘊中的稻作文化元素日益深厚。如今,在該縣“天下第一陶”博物館,游客不僅可以通過豐富館藏了解萬年稻作文化的發展歷程,還可以通過VR技術親身體驗制陶過程;在世界稻作文化主題公園和珠溪國家濕地公園,借助圖畫、雕塑等多種形式,稻作文化的悠久歷史、深刻內涵生動展現;遍布城區的特色街區、公共景觀,處處彰顯稻作文化元素。該縣還把稻作文化元素融入秀美鄉村建設,將村莊的祠堂、戲臺活化為弘揚稻作文化和鄉村治理的展示及推動平臺,加快推動資源活態利用。

  加快轉化利用,變文化資源優勢為發展勝勢。近年來,萬年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順利通過農業農村部評審認定;國米文化生態產業園以文化、旅游產品提升農業內涵,實現產業結構優化。依托山東魯花、萬年貢集團等企業,該縣著力打造區域性稻米加工貿易集散中心,山東魯花(萬年)米業有限公司實現年加工“福花萬年貢”水稻20萬噸,“萬年貢”品牌評估價值超70億元,“北五常、南萬年”品牌進一步唱響。該縣還出臺《關于發展萬年貢米產業的實施意見》,積極推廣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的特色水稻品種訂單式種植運作模式,對優質萬年貢米種植基地、品種培育、產品認證和龍頭企業進行獎補,推動龍頭企業、糧食專業合作社與農戶簽訂生產訂單,帶動種植面積40萬畝,促進近1.68萬名農民就地就業,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,稻作產業效能持續提升。